RSM 部落格:運動科學與生物力學
透過平衡球訓練協調身體軸線與重心
運動醫學訓練的核心在於掌握身體重心(COG)與不穩定表面(如平衡球或BOSU球)中心軸之間的同步。這一過程定義了真正的姿勢對齊:透過將運動鏈與球體波動的中心對齊,練習者在運動中建立穩定性,而非靜止。這是一個神經肌肉校準的過程,每個肌群學習其對全身平衡的精確貢獻。
在RSM國際學院的動態姿勢評估框架中,這種同步透過運動轉換(從靜態到動態,再從動態回到靜態)重新訓練運動鏈。透過提升本體感覺敏感度與筋膜張力分佈,練習者培養對身體軸線對齊的自覺,從而增強運動專項動作的控制力,減少代償模式,提升運動效率。
無論在臨床還是運動領域,這種同步性不僅對姿勢矯正至關重要,也對疼痛管理與復健同樣關鍵。一旦運動鏈功能整合,運動員即可同時達成機械效率與動作流暢性,這正是高階運動醫學實踐的標誌。
- 池田博則,運動醫學碩士
神經動力學與運動生物力學專家
參考文獻:
Willardson, J.M. (2007). Core stability training: applications to sports conditioning programs.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, 21(3), 979–985.
Panjabi, M.M. (1992).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. Part I: Function, dysfunction, adaptation, and enhancement.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, 5(4), 383–389.
不穩定表面上的動力鏈訓練與動態姿勢評估
在運動醫學基礎的運動表現訓練中,透過不穩定表面(如BOSU球和平衡球)發展神經肌肉整合是關鍵。這些工具同時挑戰上行與下行動力鏈,迫使身體透過持續的微調來維持對齊。每一個細微動作都能激活本體感受器,增強肌肉間協調,促進身體重心(COG)與支撐基底之間的動態平衡。
在RSM國際學院,這種方法不僅用於簡單的平衡練習,而是作為一種先進的臨床動態姿勢評估手段。透過控制不穩定性,治療師評估動力鏈功能障礙及疼痛迴避姿勢(PAP)在負荷與運動下的表現。藉由分析代償機制並重新訓練本體感覺通路,學員學會矯正姿勢缺陷,恢復功能性動作。
此神經機械訓練方式提升關節與筋膜的適應性,透過上下行動力鏈的同步穩定身體軸線。最終,運動員或治療師能更精確地控制姿勢反射,這對於減輕疼痛、提升關節活動度及維持長期運動表現至關重要。
- 池田博則,運動醫學碩士
神經動力學與運動生物力學專家
參考文獻:
Behm, D.G., & Colado, J.C. (2012).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using unstable surfaces and devices for rehabilitation.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, 26(3), 716–726.
Zazulak, B.T., Hewett, T.E., Reeves, N.P., Goldberg, B., & Cholewicki, J. (2007). Deficits in neuromuscular control of the trunk predict knee injury risk.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35(7), 1123–1130.

